第二部分:前列腺增生知识(中篇)
84.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逼尿肌的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前列腺增生引起尿路病理改变的基本原因是造成膀胱出口部梗阻,梗阻发生以后,膀胱逼尿肌也可发生显著变化。
逼尿肌内的神经末梢减少,神经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增多,使支配膀胱输入及输出的神经元细胞及肌细胞增大,脊髓神经反射增强,出现膀胱不自主收缩(又称逼尿肌不稳定),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等前列腺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长期梗阻,可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萎缩变薄或肥厚,收缩力下降,膀胱内出现较多的残余尿(50毫升以上),此时逼尿肌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
顺应性改变。所谓顺应性是指随着膀胱内尿量的增加,膀胱逼尿肌舒张,以使膀胱内压处于稳定状态。长期梗阻以后,可导致低顺应膀胱或高顺应性膀胱的出现,前者是指在储尿期,较少的膀胱容量增加而可产生较高的膀胱内压,多因逼尿肌严重纤维化、僵硬,舒张功能下降所致;后者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即使膀胱过度充盈,其内压始终维持低水平状态。
85. 排尿困难一定与前列腺增生有关吗?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但并不是特有症状,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同样可引起排尿困难,这就需要与前列腺增生进行鉴别。
前列腺癌:一般出现排尿困难较迟。典型病例直肠指检, 前列腺表面高低不平如石样坚硬,如向尿道内注入造影剂检查会发现前列腺段尿道有僵直狭窄,血液化验会发现酸性磷酸酶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值升高。
膀胱颈部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膀胱颈部平滑肌为结缔组织代替,还有人认为在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当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协同开放。如果没有详细检查,盲目按照前列腺增生治疗,手术摘除前列腺时就会遇到困难,而且出血较多。也可行尿道电切或行膀胱颈部成行手术。
尿道狭窄同样可引起排尿梗阻,应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尿道炎症、外伤或行尿道器械检查损伤尿道的病史。而且两者可同时存在,临床上前列腺增生并有尿道损伤、包茎及尿道外口狭窄的患者时有遇到。
由于脑部疾患或脊髓病变引起的膀胱尿道神经支配障碍,也可以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如果能仔细了解神经功能障碍的其他表现,如感觉异常、排大便异常等,加上神经系统的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86. 前列腺增生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前列腺增生常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前列腺癌:发病年龄与前列腺增生相似,并可同时存在。但前列腺癌病程短,进展快,呈进行性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前列腺常不对称,可扪得不规则结节,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骨盆转移癌常可提示前列腺癌存在。
慢性前列腺炎:常发于青壮年,发病缓慢,前列腺可不大,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每高倍视野超个10个,或见脓细胞。
神经性膀胱:常有脊髓或周围神经外伤史,或肿瘤、糖尿病史,以及长期应用降压、抗胆碱、抗组胺药物史。神经系统检查可见肛门括约肌松弛,阴茎海绵体反射消失。前列腺不增大,无下尿路器质性梗阻。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造影、膀胱镜检对两者鉴别有帮助。
膀胱颈纤维化:为慢性炎症所致,呈慢性进行性排尿困难。发病年龄较轻,病史长。30岁左右可能开始轻度排尿困难,然不被患者所注意,40~50岁时,排尿困难逐渐加重,但直肠指检无增大的前列腺。膀胱镜检查前列腺不大,膀胱颈较紧,后唇升高,或有细小的小梁形成。
前列腺肉瘤:偶发于中青年人的前列腺增生应与之区别,该病病程短,进展快,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增大,光滑质软。
前列腺结核:常伴泌尿生殖系其他器官结核,肛门指检前列腺腺体可有散性结节,边界不清或有触痛,有尿路刺激症状,而无排尿困难。
87.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是一种病吗?有什么不同?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虽然都是男性前列腺系统常见疾病,但两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
发病年龄: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人,前列腺炎多见于中青年人。
发病原因:前列腺增生是睾酮分泌积增引起的男性前列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的病理改变;前列腺炎是细菌或病毒通过尿道传染引起的前列腺腔,甚至前列腺体的炎性病变。
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以小便不顺、尿等待、尿淋漓、尿线细、尿不尽以及夜尿次数增多,甚至尿潴留为特征。前列腺炎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疼、小腹胀痛或有分泌溢出、小便发黄,伴有尿道炎症的患者,还往往有尿道口红肿。
诊断方法:前列腺增生以B超和医生指导为主,前列腺炎确诊需要做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化验。
治疗方法:前列腺增生除药物治疗外,可做手术切除前列腺体;前列腺炎治疗,首先要检出致病细菌的种类,再通过药敏监测,选出敏感有效的药物,从前列腺腔内直接给药,杀死致病菌。
88. 关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之间关系有哪些论点?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两者共存于一个腺体,有相似的内分泌发生学,且常有伴发。Bostwick等收集世界各国材料,发现前列腺癌伴有增生者占83.3%,前列腺增生术后长期随访发现前列腺癌者占2.1%(132/6352)。而在前列腺增生中,国内外均发现有5%~30%的前列腺癌伴发率。国内一组95例前列腺癌中,有63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占66.3%。前列腺增生术后偶发癌的发生率在欧美为10%,我国为4.9%~9.25%,说明两者存在着伴发关系。但是否就说明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呢?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前列腺增生中部分腺瘤癌变及有部分腺体处于癌前非典型增生的状态,有的可见到由癌前病变发展为癌,故主张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者可以共存于一个腺体,但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其发生发展规律各不相同,两者在发生上无关。根据流行病学观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均高发于冰岛和欧美国家,亚洲国家发病率均较低。两者在我国的发病率均有增加趋势,41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从1936年的6.6%上升到1992年的30.5%,组织学上的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近,但临床的发病率仍比西方国家低,尤其是农村。但北京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却比美国低20多倍。目前的报告表明,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高的国家似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而从解剖学角度看,前列腺增生症发生于移行区,前列腺癌则多发生于外周区的包膜下腺体,两者尽管共存于一个腺体,但处于不同的部位。病因上,两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另外,超微结构的研究也支持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无关。前列腺增生中的偶发癌与前列腺增生均处于前列腺的移行区,前列腺增生中的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偶发癌的关系似乎关系密切,但其直接的关系迄今还未找到,两者在解剖位置、生物学行为、发病率及临床治疗措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总之,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两者可共存于一个腺体,在相似的内分泌、发生学或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发生于前列腺的不同部位,尽管常同时发生,但可互不关联。因此,前列腺增生恶性变的论点尚未证实。
89. 怎样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老年男性易患的疾病,并且都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特征。两者的主要鉴别点如下。
病程:前列腺增生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进展亦慢;但前列腺癌却不同,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转移: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较早,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者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前列腺增生不发生转移。
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腺体可以很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边界清晰。前列腺癌则呈现不规则肿大,表面高低不平,有结节,质硬如石,边界不清,并可与直肠粘连固定。
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增生者不升高,前列腺癌患者,尤其已发生骨转移者显著升高。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虽然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也有增高,但前列腺癌患者增高明显。
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准确鉴别增生与癌症,但应注意取材位置的恰当和正确。
同位素、X线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癌的转移灶。前列腺增生不会有转移。
CT检查:可显示前列腺癌的肿块。
治疗原则
90.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尿路病理改变的基本原因是造成膀胱出口部梗阻,以致引起膀胱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损害,因此,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尽快减轻、甚至解除梗阻,保护膀胱逼尿肌的功能,保护肾功能;又因此类患者多年事已高,一部分患者可能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故有关治疗措施必须是患者可耐受的、同时又是有效的。有一部分患者的前列腺增生到一定程度即不再发展,因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但非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不够满意,可能与人们对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了解不够有关。 评价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要依据国际前列腺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标准,其中I-PSS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五项是必不可少的。
91.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一般有两个目的:即特异性松弛前列腺平滑肌和减小增生的前列腺体积,从而缓解梗阻引起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
92. 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有哪些特点?
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其一是松弛膀胱颈部、前列腺包膜和腺体内平滑肌紧张,减轻或缓解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功能性梗阻。由于膀胱颈、前列腺包膜和腺体内平滑肌中含有丰富的α交感神经受体,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前列腺腺体收缩和张力增加,因此,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阻塞除增大腺体的机械性压迫外,还包括前列腺包膜和前列腺腺体内平滑肌收缩与张力增加的所谓动力性因素。假如将尿道比做软管,那么它不仅四周被包绕的前列腺组织机械性压瘪,而且还被藏在前列腺中的像皮筋一样的平滑肌勒紧而难以扩张。根据此原理,目前常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高特灵)、哌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疗效肯定。近年来进一步的研究,又将α1受体分成了α1A、α1B和α1D三种亚型,发现前列腺基质、包膜、膀胱颈部的α1受体90%以上为α1A型。目前,发现坦索罗辛是超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对其他部位α1受体的影响很小,可能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动力性因素较好的药物。
另一治疗途径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以减轻或消除机械梗阻因素。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变小是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国内应用较多的抗激素药物有非那雄胺(保列治)和依立雄胺(爱普列特)两个。
93. 如何选择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
自前列腺增生被认为是雄性激素依赖性疾病以来,许多新的药物不断问世。但是,不论哪一类的药物都只能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症状,而无法代替手术。
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有三条:①是否能改善症状,增加尿流率;②是否能缩小增生的前列腺,减少残余尿;③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取得理想的疗效,一般主张将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结合起来,联合使用各类药物中的2~3种的药物。
在各类药物中,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经过多年的系统观察,经验比较成熟,疗效确切,应用较广。植物类药物近来也受到重视,其不良反应极小,适合长期使用。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服用后可迅速发生作用,症状严重的可优先考虑使用,还可用于前列腺增生出现急性尿潴留的患者。新的α1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前列腺受体,但在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增加最大尿流率(Qmax)方面与其他阻滞剂无大差异,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比较小。5α还原酶抑制剂作用相对缓慢,可用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阻滞剂治疗,前列腺重大于40克可选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或与α阻滞剂联合用药。如以上药物治疗失败,首先应注意诊断有无问题,如前列腺增生诊断明确,应改用其他介入治疗。
94. 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进展如何?
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效果大多良好,但是手术并非毫无危险,因此,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积极寻找能代替手术的内科治疗方法。虽然迄今为止,药物治愈前列腺增生尚很困难,但是药物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延迟手术时间及减少急性尿潴留发生均有效果。而且,临床上确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前列腺增生至一定程度后便保持稳定,不再发展了。因此,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前,临床医生曾使用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联合应用试图使前列腺缩小,但由于缺乏满意的动物模型,加之经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技术开展以前,影像学技术尚无法准确测定前列腺的大小,因此疗效的评估受到较大影响。而且,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雌性激素使乳腺增大,对心脏和性活动的影响等等也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孕酮等抗雄性激素类药物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类抗雄性激素药物,特别是醋酸氯地孕酮和己酸孕诺酮不但有临床改善症状的作用,而且也有经直肠超声测得的前列腺缩小的客观依据。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药物的效果更加肯定,用药6个月后可使血睾酮量相当于切除睾丸的水平。近年出现的非那雄胺和舍尼通是较好的促使前列腺缩小的药物。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的应用近年也有较大进展。前列腺组织中平滑肌受体主要是α1受体,α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内。由于以往常用的酚苄明兼有α1和α2受体的阻滞作用,不良反应较大,因此,近年来已被特异的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高特灵)所代替。α1受体阻滞剂有良好的改善排尿症状,减少残余尿和增加尿流率的作用,故很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降低胆固醇制剂如克念菌素等通过降低胆固醇(增生前列腺体中胆固醇含量增高2倍)可望减轻前列腺增生,但不良反应较大。目前国内常用的前列康、安尿通等药物,其药理作用机制并不能肯定。前列康为纯花粉制剂;安尿通含多种氨基酸,可能有减少前列腺水肿的作用。最后必须强调指出,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梗阻不重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已有肾功能损害及膀胱结石患者应听从医生劝告,果断手术,以免延误诊治,导致严重后果。
另一治疗途径是使前列腺体缩小以减轻或消除机械梗阻因素。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变小显然是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抗激素药物非那雄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非那雄胺的分子结构与睾酮和DHT相似,可与5α-还原酶竞争性结合,阻断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后者是促使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子),能够降低血清中双氢睾酮水平65%,前列腺组织中的双氢睾酮90%,因此可使腺体不再增生,甚至有所缩小,但一般需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才能有效。临床上有些患者常用药达1年至数年。除了降低双氢睾酮这方面外,另一条阻断双氢睾酮与前列腺雌性激素受体结合的药物也已开发成功,这就是瑞典科学家从裸麦花粉中提取的舍尼通,又称为前列泰。这种药物能有效地阻断双氢睾酮与前列腺雄性激素受体的结合。可以理解,用药后由于性激素不能与前列腺结合,虽然双氢睾酮在前列腺中并不降低,但使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性却大大下降了。这种天然花粉提取物具有无任何不良反应,可长期服用,而且不降低双氢睾酮水平,从而对性激素无影响的优点。此外,正常人前列腺基质与上皮的比例为2:1,而前列腺增生患者为5:1。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叫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可引起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细胞增生,进而形成纤维基质结节,再形成表皮样生长因子。这种物质刺激周围腺体上皮细胞增生。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样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和膀胱平滑肌代偿性增生方面起重要作用。现在,一种从非洲臀果木中提取的叫做通尿灵的物质已经研制出来,这种物质可以抑制上述两种致前列腺增生的因子,因此,在前列腺发生增生的病理过程中和保护膀胱功能方面可能具有双重效能,故也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药物。目前,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许多科学家认为该病可能是多病因的疾病,因此采用针对各个病因的联合用药较为适宜。随着病因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有效药物的不断出现,预期药物治疗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95. 如何评价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效果?
评价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前列腺咨询委员会制定的临床研究标准进行评价。
治疗效果的评判应遵循国际前列腺咨询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
所有的研究均应随机进行,并且随访至少1年。随访时间以预期治疗起效时开始,研究应在双盲情况下进行,在适当的时候将治疗效果分级,同时考虑年龄、手术危险性、术前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其他膀胱颈梗阻参数及前列腺大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设置合适的对照药,如安慰剂,将其治疗效果相比较。
将药物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与安慰剂和已有的手术疗法相比较。
对药物治疗的费用作评价。
对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96. 世界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市场预测情况如何?
据Decision Resources公司的新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报告,通过调查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关的高流行发病率和不能满足的医疗需要,认为有可能生产用于这种适应症的有效和安全的新药物的公司提供实际的机会。
最近药物治疗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即比目前的α受体阻滞剂更特定的前列腺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这些药物比目前的α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因而具有增加患者耐受性的潜力。
影响α受体阻滞剂领域的主要因素如下:
α受体阻滞剂占1999年主要市场销售额的66%。领先的品种有贝林格尔—因格海姆/Yamanouchi公司的坦洛新。大多数的医生主要考虑它较为方便的每日一次的治疗和相对小的低血压的不良反应。据该研究预测坦洛新在7个主要医药市场(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日本)在未来的α受体阻滞剂销售中将占优势,2009年将占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市场的30%。据该研究预测到2009年新出现的α受体阻滞剂将占该市场的21%。主要是特拉唑嗪(terazison)(雅培公司的Hytrin/Flotrin/Deflox)和多沙唑嗪(doxazosin)(辉瑞公司的Cardura/Cardula/Carduram)。
辉瑞公司的多沙唑嗪的S-同分异构体Sepracor(S-doxazosin)目前正在美国进行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S-多沙唑嗪提供了优于多沙唑嗪的选择性增加的潜在优势,保留了它的具有减少不良反应的功效,在开发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剂中,这种药物似乎具有最大的商业前途。
其他的尿选择α受体阻滞剂有Kissei制药公司/Daiichi公司的KMD-3213,Synaptic制药公司的SNAP—6383和雅培公司的fiduxosin(ABT—980)。其中,KMD-3213是在临床前研究中报告比坦洛新更有效的唯一的药物。
据专家报道,现有α受体阻滞剂的重新配方对已有的治疗剂提出了挑战,如Sanofi- Synthlabo公司的缓释配方的阿夫唑嗪最近在欧洲上市。
西药治疗
97. 西医治疗前列腺增生常见药物用法及不良反应如何?
目前西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抗雄性激素药物 此类药物中应用最广者为孕酮类药物。 抗雄性激素药使用一段时间后能使症状及尿流率改善,残余尿减少,前列腺变小。此类药物主要有:① 乙烯雌酚:每日2~3毫克口服,连用4周为1疗程。长期使用将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男子乳房发育、阳痿。 ② 甲地孕酮,每次40毫克,每日3 次。抑制5-α还原酶活性,可降低血浆中睾丸酮水平。③氟硝西酰胺,每次250毫克,每日3次,用3个月为一疗程。可使患者前列腺体积缩小,残余尿量减少。不良反应有男性乳房发育、恶心呕吐、肝功不正常。
α受体阻断剂:前列腺为腺体组织,但有大量的平滑肌分布,并含有大量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当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前列腺平滑肌收缩,引起动力性梗阻。α-受体阻断剂可缓解患者的尿路梗阻症状,对有急性尿潴留者有利于早期拔去导尿管。此类药物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 酚苄明,每次10毫克,每日2~3次,连用2周。不良反应常可见头晕、视力障碍及体位性低血压。② 酚妥拉明,10毫克静脉缓慢滴注。与酚苄明为同类药物,但因本药显效快,作用时间短, 一般可用于急性尿潴留。不良反应同酚苄明。③ 哌唑嗪,首剂0.5毫克,无反应改为1毫克,每日3次。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对性功能无影响。④ 高特灵,首剂1毫克,以后2毫克,睡前1次服。为选择性α受体抑制剂,主要用于缓解膀胱颈部梗阻,改善排尿情况。本品不良反应较低, 一般不会引起头晕及体位性低血压。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5α还原酶的抑制,阻断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阻断前列腺继续增生,临床观察疗效确定。常用药为非那雄胺(保列治),每次 5毫克,每日1次,疗程至少6个月。基本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引起性功能障碍。
98. 前列腺增生者忌用的药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由于病变部位主要在膀胱出口处尿道周围的腺体内,故易造成下尿道不畅或阻塞。临床研究发现,某些药物竟也会诱发或加剧尿潴留,且来势迅猛,有的在用药后2~4小时即可发病。那么,前列腺增生患者应忌用哪些药物呢?简介如下。
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冬眠灵)、奋乃静、氟哌啶醇(氟哌醇)等,这些药可引起排尿困难。
抗抑郁药:如丙咪嗪(米帕明)、多塞平(多虑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这些药也会诱发尿闭症。
平喘药:如氨茶碱、茶碱、麻黄素及奥西那林(异丙喘宁)等,均可导致排尿困难。
心、脑血管病用药: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硝苯地平(心痛定)及维拉帕米(异博定),皆会因抑制膀胱肌而发生尿潴留。
胃肠止痛药:如颠茄、阿托品、东莨菪碱(解痉灵)、山莨菪碱(654-2)、溴甲阿托品(胃疡平)、樟柳碱及奥芬溴铵(安胃灵)、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均会使膀胱逼尿肌松弛,造成尿闭症。
强效利尿药:如呋塞迷(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等,可引起电解质失去平衡,进而导致尿潴留。故有前列腺增生者应改用中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苄氟噻嗪,或用低效利尿药,如螺内酯(安体舒通)、乙酰唑胺等。
抗过敏药:如非那根、苯噻啶 、茶苯海明(乘晕宁)、氯苯那敏(扑尔敏)、苯茚胺(抗敏胺)与阿扎他定、美喹他嗪等,均会增加排尿困难,可改用阿司咪唑。
其他:如羟嗪(安他乐)、异烟肼、美加明、曲克芦丁(维脑路通)及中药枳实等,也可导致尿潴留。
外用药:如阿托品滴眼液与麻黄素滴鼻液等,也不容忽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前列腺增生者应预防感冒并禁酒,因目前常用的抗感冒药,很多含有氯苯那敏,服后会加剧病情;饮酒能使前列腺充血、水肿,更是雪上加霜。
99. 前列腺增生患者为什么慎用感冒药?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常见症状。速效伤风胶囊、克感敏等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抗感冒药一般都含有氯苯那敏成分。当人体内支配排尿活动的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物质,而氯苯那敏能破坏乙酰胆碱的活性,能使膀胱的排尿功能降低,因此使人感到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这类感冒药后,排尿困难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必须慎用含氯苯那敏的抗感冒药。
100. 雌性激素能治疗前列腺增生吗?
前列腺为雄性激素依赖器官,它的成长、发育、解剖结构与功能的维持都需睾丸供给适当水平的雄性激素(睾酮)。但睾酮需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DHT)才能发挥雄性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刺激前列腺增生。过去认为,雌性激素可以拮抗男性雄性激素,因而减少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使已增生的前列腺组织逐渐萎缩、变小。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前列腺最初的间质增生时,雌性激素的作用是主要的,雌性激素可增加前列腺的雄性激素受体,应用雌性激素后,前列腺内DHT增高,故可促使前列腺增生。在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雌雄性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雌性激素不能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显示,在患者使用过雌性激素以后,最终仍进行手术摘除的前列腺标本并未缩小。此外,长期使用雌性激素还将增加心血管的并发症。倒是有人主张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同时降低雌、雄性激素水平,可取得较好疗效。
101. 前列康(普乐安)片、胶囊是怎样治疗前列腺增生的?
前列康是一种花粉制剂,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理作用可归纳为:① 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对抗雄激素。② 抑制体内5α还原酶的活性,使双氢睾酮的生成减少,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③有阻断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作用,调节尿路平滑肌的能力,减轻尿路阻塞症状。④ 所含Mn2+微量元素,有抗炎作用。
作为国内最早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植物花粉制剂,面世近二十年,疗效确切,无任何毒副作用,日治疗费用仅2元左右,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甲类产品,坚持服用三个月以上显效。
102. 传统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疗效如何?
前列腺增生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其一是利用射频微波、激光等非手术方法,其二是采用手术摘除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缺点都十分明显,前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仪器通过患者20厘米长的S形狭长尿道,往往会造成尿道的机械性损伤甚至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治疗费用也相当可观。后者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严格禁忌症,有的还会形成永久后遗症,如性功能丧失、尿失禁等。传统中医方面也有许多治疗增生症的“良方秘药”,但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鉴定,而不能得到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广泛认可。
103. 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总的概况怎样?
104. 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缘由?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必须包括年龄的增长及睾丸的存在,提示老年化及激素在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基础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19世纪末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去势可使增大的前列腺缩小。20世纪中叶,双侧睾丸切除对3名患有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发现腺状上皮组织在去势3个月后出现明显萎缩,这初步的观察为研究睾丸对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睾丸激素在前列腺增生发病中的角色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才逐渐明确。1968年又探讨了睾酮在前列腺内的代谢,研究发现三个睾酮代谢物中,双氢睾酮为前列腺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据此推断双氢睾酮在前列腺中是雄性激素介导作用的主要介质。随后,发现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双氢睾酮水平比正常组织高5倍,而且与年龄相关。而其他一些动物及体外研究亦有近似结果,由此肯定了双氢睾酮与前列腺增生病因的关系。70年代对一种罕见的遗传缺陷的研究成为前列腺增生病因学研究的转折点。1974年发表了对两个外生殖器异常但有正常46XY染色体组型男性的观察。这些假两性人有不明显外生殖器,睾丸并不下降至阴囊,有泌尿生殖窦及盲性睾丸鞘膜陷凹。其中一个患者在2岁接受双侧睾丸切除。对另一位患者内分泌的评估发现有正常的血清睾酮及雌性激素水平,只有极少的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这研究显示双氢睾酮是胚胎期男性外生殖器官分化及形成的主要激素。
同年发现在南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个荒僻小村内有24名近似Walsh等报道的假两性婴孩。所有这些男性婴孩由于外生殖器异常而被看作成女孩子教养。在青春期,这些患者开始出现男性性征,如低沉的声音、肌肉发达,但乳房未见发育。青春期后性倾向测试亦清楚显示为男性。但患者前列腺终身维持细小,胡须稀少及不长痤疮;由于患者睾酮介导功能正常,一般认为这异常并非由于睾酮生成的功能损害;而是在组织睾酮代谢障碍引致,亦即是由5α还原酶转化睾酮成双氢睾酮的障碍。其中两名患者通过同位素表示睾酮输注后发现双氢睾酮生成仅为正常男性的1/6。
后来发现为双氢睾酮的生理作用提供基础。由于患者前列腺终身维持细小,这研究更为双氢睾酮的角色及前列腺增生的病因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学模型,亦启发了利用抑制5α还原酶减低双氢睾酮水平以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
105. 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有何特点?
双氢睾酮(DHT)是睾酮的重要活性形式,睾酮(T)在前列腺内受 5α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DHT,DHT与前列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结合,促使前列腺生长。5α 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睾酮向DHT的转化,从而使前列腺内DHT的含量下降,达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目的。已合成的甾体5α还原酶抑制剂有很多种,但目前在我国批准上市的有两种,即非那雄胺与依立雄胺(爱普列特)。研究表明,抑制5α还原酶以缩小前列腺的疗法对因前列腺增大而发生梗阻的效果较理想,而对前列腺很小而出现尿路梗阻症状者效果不佳。
106. 非那雄胺(保列治)的功效怎样?
非那雄胺是一种合成4-氮甾体激素化合物,是5α还原酶特异抑制剂,对雄性激素受体无亲和力。5α还原酶可将睾酮代谢成更强效的双氢睾酮。而前列腺的生长和此后良性前列腺增生取决于前列腺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换。非那雄胺对减少循环的及前列腺内的双氢睾酮效果显著。口服24 小时内,循环的双氢睾酮浓度明显降低。本药对患者作长期临床试验,发现双氢睾酮受到抑制,伴随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加,总体症状以及梗阻性症状改善。保列治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使增大的前列腺缩小、改善尿流以及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带来的症状。长期应用非那雄胺存在阳痿、性欲降低、射精量减少等不良反应。由于至少需要6个月以评价是否已取得有效效果,故残余尿量大和尿速严重降低的患者慎用非那雄胺。
107. 司君宜是什么药物?
司君宜是由福建兴安药业率先正在研究开发的中国自己的“保列治”,成分也为非那雄胺,不久将面世。其规格、用法和功效与进口药一致。预计价格将比进口药便宜很多。因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非那雄胺,此举可大大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
108. 依立雄胺(爱普列特)的功效怎样?
临床前研究发现依立雄胺能使动物前列腺及血清中双氢睾酮降低,而不降低血清中睾酮水平,并使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适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改善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相关症状。服用后存在恶心、食欲减退、腹泻、口干、头昏、失眠、全身乏力、皮疹、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量下降、耳鸣、耳塞、髋部痛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为6.63%。残余尿量大和(或)尿速严重降低的患者慎用依立雄胺。
109. 伯泌松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效学如何?
伯泌松是矮小美洲棕榈n—乙烷类固醇提取物,它的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化物;还有少量植物固醇(p—谷固醇,菜油固醇,豆固醇)及脂肪醇(C26,C28,C30)。
伯泌松的药效学有三重作用:抗雄性激素、抗增殖和抗炎作用。
110. 雌性激素与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是否可行?
雌性激素与α1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治疗前列腺增生仍有较好疗效。虽各指标改善不及高值药物对照组,但价格极低,不良反应可以接受,不失为我国贫困地区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提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111. 氦-氖激光及旋磁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如何?
有学者采用氦-氖激光及旋磁进行穴位照射及局部治疗66例,与药物治疗65例随机分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氦-氖激光及旋磁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为氦-氖激光及旋磁确能更好地使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特点是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无痛苦。
112. 内抑制素及血管抑制素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吗?
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血管内皮素可能控制器官的体积。内抑制素及血管抑制素可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故可用以治疗肿瘤及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应作为前列腺增生的第一线治疗,联合应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及α1A-AR阻断剂可增加前列腺增生细胞凋亡 。
113. 喃唑嗪与非那雄胺合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比单独用要好吗?
对72例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的患者用四喃唑嗪和非那雄胺合用和单用治疗发现,两药合用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单用药组。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和膀胱残余尿方面改善显著,两药合用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高。结论为两药作用机制不同,合用对治疗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有明显疗效。
114. 甲孕酮与哌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如何?
对4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用甲孕酮(24例)和哌唑嗪(23例)治疗,结果表明:甲孕酮和哌唑嗪均能显著改善主观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6 .2%;并能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降低排尿阻力,减少残余尿量。哌唑嗪起效较快,而甲孕酮使血浆双氢睾酮、睾酮及睾酮/雌二醇值显著降低,雌二醇含量增高,长期治疗可使前列腺缩小,远期疗效优于哌唑嗪。
115.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如何?
自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33例。比较患者服药前、服药7日及服药半年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大小变化,结果服药7日后IPSS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8%。服药半年随访结果表明,前列腺体积较服药前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1例(3%)。结论为盐酸坦索罗辛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高效安全药物。
中药治疗
116.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前列腺增生在中医属于“癃闭”,发病之根本在于肾虚,肾阳虚或是肾阴虚。阴阳失调,气化不昝,表现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交结。由于病位在膀胱、尿道,生理部位为中医足厥阴肝经络所过之地,与肾、肝、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以祛瘀通络,散结、益气,利湿,补肾为主。
117.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湿热下注型:因过食辣肥甘厚味,或过度饮洒,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日久入里下去注;或肾移热于膀胱。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水道不通,发为癃闭。
(2)肾元亏虚型:房劳过度伤肾,或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气不化水,停聚膀胱,发为癃闭。或素体阴虚,相火偏亢,火扰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
(3)七情内伤型: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条达,气郁不行,气滞则血瘀,使水道通调受阻,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
(4)脾虚气陷型: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或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气,或素体脾虚失运,水湿内生,下注膀胱,或因脾虚中气下陷,清气下升,水停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
(5)痰浊、败精交阻: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或强力行房、忍精不泄、败精内阻。痰浊、败交阻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水道阻塞而发癃闭。
118. 有哪些方剂可以较好治疗前列腺增生?
在祖国医学的宝库中,有大量中草药可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现提供部分方剂供读者参考,实际运用时须向医生咨询。
癃闭散
组方:黄芪 15 克,薏苡仁15克,车前子15克,沙参14克,牛膝14克,木通14克瞿麦14克,胡芦巴14克,赤芍12克,木香12克,白术12克,肉桂8克,甘草3克。
制法及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亦可制成散剂服用。
前通汤:主治前列腺增生造成的尿潴留。
组方:生大黄10克,赤芍10克,炮山甲10克,生甘草9克,桃仁9克,牛膝9克,嫩桂枝6克,琥珀(粉)3克。
制法及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琥珀粉不煎,于服前直接加到药液内。
化坚汤:适用于前列腺有硬结或有炎症,尿频或排尿困难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
组方:白芍(生)50克,生牡蛎30克,皂角刺30克,鳖甲(醋炙)30克,夏枯草15克,瓦楞子15克,穿山甲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天花粉10克,胡桃夹6克。
制法及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日为一疗程。须服用2~3个疗程方可见效。
六八汤:适用于排尿困难,小便淋漓,血尿,尿急,前列腺有炎症或泌尿系有感染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
组方:熟地30克,山药30克,扁蓄20克,瞿麦20克,山萸肉15克,滑石15克牛膝,15克,茯苓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