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前列腺疾病基础知识
1.前列腺是怎样一个器官?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腺体,因其位于膀胱出口而得名,形状见图1。它的形态和大小都很像板栗,主要由腺体组织、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前列腺包绕着后尿道,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及两侧叶,其中中叶和两侧叶是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后叶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前列腺经直肠可以直接触摸到,正常前列腺如栗子大小,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刚出生时,前列腺如豌豆大,一直到青春期,前列腺才开始生长。青春期后,前列腺生长迅速,从30岁开始,前列腺就基本达到正常成人大小。正常成熟前列腺的重量为20~25g,这个重量一般要持续到50岁。

图1 前列腺背面观
2.前列腺有什么功能?
前列腺是男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受雄性激素调控,其主要功能是分泌产生供应精液中的一些重要成分,对生育非常重要。前列腺的具体功能表现为:
(1)参与排尿 前列腺包绕近端尿道,部分构成尿道内括约肌,当逼尿肌收缩时,尿道内括约肌松弛。
(2)运输分泌物 前列腺能将精囊及射精管中的内容物经管道输送入尿道。射精时前列腺及精囊的肌肉收缩,将其分泌物从小叶及腺管中压入近端尿道,前列腺还能间歇性地将前列腺液从腺管输入尿道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前列腺液中常含有来自精囊的精子,因此,成年男性尿液中常含有精子。
(3)内外分泌功能 前列腺能够持续分泌一种稀薄的无色、微酸性液体,即前列腺液。前列腺液占射出精液总体积的30%左右。前列腺液的主要成分是枸橼酸和磷酸,参与精液的凝固与液化过程,此外还含有锌、蛋白质及多种酶。锌与蛋白质结合,在精外形成保护膜,促进精子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锌同时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同时,前列腺液中含有一些很强的分解酶,能够促进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前列腺还能分泌多种激素。
(4)其他 前列腺是一个性敏感器官,对前列腺进行适当刺激,可以引起性兴奋。
3.前列腺是怎样产生的?
胚胎发育至10周时,在前列腺芽形成前,膀胱成一管状结构,逐渐形成前列腺部尿道,至12周时,前列腺开始发育成五组实性上皮芽,从前列腺尿道生长出来,穿透周围中胚层。胚胎第四个月时,前列腺芽呈空腔状小管形,并延长产生分枝,此时各组小管称为叶。早期胎儿的前列腺各叶互相分开,随着胎儿生长而逐渐相互靠拢。至出生时,除后叶外,各叶已相互融合,界线不清。成人前列腺叶分叶没有胎儿明显,但传统描述前列腺解剖及增生部位时,仍沿用胚胎时的分叶名称:两侧叶、中叶、前叶和后叶,见图2。现在逐渐采用的是McNeal提出的新的前列腺分区概念,即将前列腺分成外周区、中央区和移行区。两个射精管和尿道口至精阜之间的前列腺组织为中央区,呈圆锥状,约占前列腺体积的25%;中央区周围的组织为外周区,约占70%,两区合占95%;移行区位于精阜之上、尿道周围,约占前列腺的5%,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主要源地。

图2 前列腺的分区
4.前列腺的形状、结构及与周围器官关系如何?
前列腺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位于膀胱和盆底之间,见下图3、图4。大小和形态均与前后扁平的栗子相似,色淡红而带灰白色,在成人直径为3~4厘米,重约20克, 前列腺上端宽大,称为前列腺底,紧接膀胱颈部;下端尖细,称为前列腺尖部。尖部与底部之间为前列腺体部。尿道从略近前列腺底的中央穿入,贯穿前列腺实质,由尖部穿出。左右射精管在底部后面穿入,开口于精阜周围。前列腺前面有面凸隆,与耻骨下部连接,后面紧贴直肠前壁,后壁中央有一浅纵沟,称为前列腺中央沟,在成人可从直肠触及。

图3 前列腺失状断面

图4 前列腺横断面
5.什么是异位前列腺?
前列腺长在正常位置以外时就叫做异位前列腺,其真正的发生原因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其发生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应当消退的前列腺芽在性成熟时受到某些刺激而重新生长。
前列腺上皮的异位生长。
移行上皮化生成类似前列腺的腺上皮。异位前列腺可存在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区、膀胱壁肌层内,也可在尿道内、包皮处发现。异位前列腺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尿痛、尿频、血精。
6.前列腺容易发生哪些疾病?
前列腺疾病儿童较为少见,青壮年和老年人发病率则较高,随着年龄的不同,发生病种也不一样。青壮年时性功能比较旺盛,前列腺的任务繁重,因而难免遭致抵抗力降低,细菌乘虚而入;或由于性兴奋等原因使前列腺持久充血而易得前列腺炎。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前列腺炎,这一疾病在35岁以上男子,发病率可高达35%~40%。其次,是急性前列腺炎,发病率较慢性前列腺炎稍低。在急性前列腺炎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前列腺脓肿。老年时代性生活衰退,睾丸功能减弱,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代之以一种前列腺增生症的疾病。前列腺增生症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仅次于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人前列腺病为前列腺癌,这一疾病在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前列腺除了以上几种疾病外,还会罹患结核、滴虫、真菌、结石等多种疾病,但发病率相对而言比较低。